【真题】
阅读下面的质料,凭据要求作文。(50分)
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物,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物……风物是大自然的恩赐;静阅万卷诗书是风物,洞察世间百态是风物……风物是生活的馈赠。慢慢走,用心赏,最美的风物在路上。
请以“风物在路上”为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①文体自选。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,可以记叙、抒情和议论。③不少于600字。若写诗歌,不少于15行。
【解读】
去年,山东聊城的中考作文题结束连续五年的话题作文而“转身”到全命题作文。今年的作文题依然选择的是全命题作文。“风物在路上”,是一个有着富厚内涵的文题,题目中“风物”和“路上”是两个值得深挖的词语。而探究二者的关系,不仅要走出去,更要慢慢体会,且行且欣赏,这是审题的更深一步的思考。总之,此题可叙,可论,可描写,可抒情,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,充实张扬学生的个性。
“风物在路上”,是一个有着富厚内涵的文题,题目中“风物”和“路上”是两个值得深挖的词语。“风物”可以是自然景观,如清风明月,杨柳依依,鸟鸣虫唱、大漠长风等。可以是人文景观,如历史地理、风土人情、传统习俗、生活方式等。也可以是带有比喻义的生命风物,如风雨中,父亲接送自己的背影;烈日下,她在为受伤的老人撑伞等。
“路上”可以是现实中的“路”,但也不行理解的太直白,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行走之路,也可以理解为书山之路(提示语所言“静阅万卷诗书”),更可以理解为“人生之路”(提示语所言“洞察世间百态”),虽然还可以理解为“生长之路”(生长之路上,得失成败、喜悦悲悼、汗水泪水等生活中的事件,是我们生命中的风物)……如此,我们作文时立意的角度才不会狭窄。
综上分析,此题目可以写成以走出家门,走进大自然的游记文,要注意以游踪为线,有序次写景。可以写成记叙文,生长路上的风物让我们经历自得与失意,喜悦与悲悼,汗水与泪水……这正是我们生命中“风物”的内涵。也可以写成议论文,以“风物在路上”为论点,或事例或名言,进行充实论证。岂论选择何种文体,注意各自的文体特点,紧扣文题,突出中心,才不会偏题跑题。
【误区】
误区一:审题泛起偏差,仅仅落脚于景色描写,而忽略“在路上”这一文题的体现。
误区二:拘泥与“自然风物”的描写,忽略情感的流露,不能做到情景融会,更不能加深主题深度。
误区三:囿于对“风物”自然景观的理解,不能触及人文景观。
关于我们 | 营销相助 | 友情链接 | 网站舆图 | 服务协议 | 投稿须知 | 问题反馈 | 联系我们
京ICP备15053428号-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存案编号:1101081950号 防网络诈骗专栏
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13 www.zuowen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